《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全文在线阅读丨22、老江湖使诈大派贴士,大众受骗狂热跟风

第22章 老江湖使诈大派贴士①,大众受骗狂热跟风

(注①:“贴士”,英语“Tips”音译,意思是供参考的资料或信息,此处指股市小道消息。

有一天,吉姆·巴恩斯(Jim Barnes)来访。他不仅是我最主要的经纪商之一,而且也是我的好朋友。他说要请我帮他一个大忙。他以前从没说过这样的话,于是我让他好好说说要帮什么忙,心里但愿是自己做得到的,因为我的确希望能够帮上他的忙。

他告诉我,他的公司在某个股票上利益攸关。事实上,他们是这只股票的主要发行人,已经承接了很大比例的股数。由于形势变化,他们迫不得已必须赶快出手相当大数额的一批股票。吉姆要求我为他承担市场推广的任务。该股票是联合锅炉公司(Consolidated Stove)。

出于种种考虑,我并不想和这只股票有什么瓜葛。但是,巴恩斯要我一定要看在他本人的份上无论如何帮这个忙,我对巴恩斯好歹有义务帮忙,他这么一说令我无法拒绝。他是个好人,是我的朋友,而且我理解他的公司确实卷入很深,于是最终同意尽最大努力。

我总是觉得战时的繁荣和其他繁荣存在一项最别致的差别,即在股票市场事务中崛起了一派全新角色——愣头青银行家。

战时繁荣的雨露几乎无所不至,其起因和缘由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目了然的。与此同时,本国最大型的各家银行和信托公司不遗余力地给各色各样的证券发行者和军火制造商铺路搭桥,一夜之间把他们造就成为百万富翁。

事态竟然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某人只需声明他有位朋友是协约国采购委员会某位成员的朋友,即使还没有拿到白纸黑字的采购合同,他就能得到执行合同所需的全部资金。

我常常听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某小职员一夜之间变成了大公司总裁,一下子做起了千百万美元的生意,资金都是从对他坚信不疑的信托公司那里借来的;采购合同不停地从上家转手到下家,每转手一次形成一笔利润。黄金从欧洲洪水般地涌入本国,众银行为把黄金留下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种做生意的方式或许会让思想较传统的人忧心忡忡,不过,这样的人似乎并不容易碰上。银行总裁头发花白的老传统在四平八稳的年代再合适不过,然而,眼下的时代萝卜快了不洗泥,年轻才是最好的本钱。银行确实都在大赚特赚。

吉姆·巴恩斯和他的合伙人们享有马歇尔全国银行(Marshall National Bank)的年轻总裁对他们的友谊和信心,决定把三家知名的锅炉公司合并为一家新公司,向公众发行新公司的股票。很久以来,公众见什么买什么,包括雕版印刷的股票证书。

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锅炉行业很兴旺,三家公司都是有史以来首次为它们的普通股东实现了红利。三家公司的大股东都不愿意放弃控股权。他们的股票在柜台市场的行市很不错,如果打算减持,想卖多少就可以卖掉多少,因此他们对现状颇为满意。三家公司的总股本都太小了,不足以掀起大行情,这就是吉姆·巴恩斯的公司要插手的地方。他的公司兜售的主意是,三家公司合并后才能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上市标准,而只要在主板上市,就有办法让新股票比旧股票更值钱。

这是华尔街玩的一种老把戏——变一变股票的颜色,就能让它卖到更高的价钱。假定某个股票在面值附近越来越卖不动。好,分拆股票一股变四股,有时候你可以使新股的卖出价达到30或35,相当于老股票每股120或140,这是老股票绝不可能达到的数字。

看起来,巴恩斯和他的合伙人们成功地说动了他们的一些朋友,后者持有大批格雷锅炉公司(Gray Stove Company)的股票,同意按照每4股重组后新公司的股票换1股格雷公司股票的条件进行合并。格雷锅炉公司是一家大企业。之后,米德兰锅炉公司(Midland)和西部锅炉公司(Western)追随本行业老大格雷锅炉公司,同意按照1股换1股的条件加盟。他们两家的股票在柜台市场的报价大致在25~30附近,格雷锅炉公司则更加知名一些,也能分红,价格在125上下。

他们需要买下那些宁愿卖出变现的持股人手中的股票,也需要为后来的重组改造和发行推广准备更多的运作资金,因此势必需要筹集几百万美元资金。于是,巴恩斯拜访了那位银行总裁朋友,那位朋友好心地为他的辛迪加贷款350万美元。抵押品则是重组后新成立公司的10万股股票。该辛迪加向银行总裁保证,呃,他们是这么告诉我的,股票价格不会低于50。那可是一桩利润很丰厚的好交易,标的价值巨大。

这伙发行人的第一个错误是行动不够及时。市场已经达到了新股发行的饱和点,而他们本当看出这一点。然而,即便如此,要是他们没有不切实际地贪图重复其他发行人在繁荣期最高潮阶段曾经实现的高不可及的巨利的话,毕竟还是有机会赚到相当不错的利润的。

听到这里,你可不要匆匆忙忙地误以为巴恩斯和他的合伙人只是一群笨蛋,或是一群嘴上没毛的愣小子。他们都是厉害角色。他们所有人统统熟知华尔街的各种把式,其中有几位甚至还是特别成功的股票交易者。他们的做法可不只是过高估计了公众认购股票的胃口。无论如何,公众认购潜力只能通过实际检验来确定。他们还犯了另一个代价更大的错误,他们指望牛市行情会比其实际持续的时间更长久。

我猜测,其原因在于这批人在繁荣大潮中一夜之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根本不曾有过一丝疑虑,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牛市逆转之前顺利完成整个交易。他们都是名人,在职业交易者中间和经纪行里有一批跟风者。

这项交易的推广工作做得棒极了。报纸对这笔交易从不吝啬版面。原来的三家企业等于全美国的锅炉工业,三家公司的产品世界闻名。这是一桩爱国性的整合行动,报纸上到处堆砌着“征服世界”之类的溢美之词。拿下亚洲市场、非洲市场和南美洲市场简直易如反掌。

新公司的董事们都是财经类报纸的读者耳熟能详的大腕。公关工作处理得太好了,而且我们不知其名的那位董事曾经许诺的股票价格看起来十拿九稳,于是市场对新股票产生了巨大需求。当新股募集期结束后,他们发现,公众按照每股50美元的公开发行价申购新股的数额超额了25%。

「 白云居丨https://baiyunju.cc 」

©禁止转载原文 欢迎分享网址 侵权必究:『白云居』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全文在线阅读丨22、老江湖使诈大派贴士,大众受骗狂热跟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