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全文在线阅读丨14、行情惨淡债务缠身,苦熬五年东山再起

第14章 行情惨淡债务缠身,苦熬五年东山再起

离开威廉森—布朗营业厅之后,我总是忧心忡忡,担心市场最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一头陷进了一个长期死气沉沉的阶段,整整4个极为平淡的年头(图13.1a、b、c)。

图13.1a 道琼斯工业指数日收市价(1910年1月3日至1911年12月30日)
图13.1a 道琼斯工业指数日收市价(1910年1月3日至1911年12月30日)1910年上半年行情尚疲软,从1909年到1910年上半年大体“市场行情活跃、行情广度也足够”。当时利弗莫尔大约32、33岁,进入了在华尔街的第三次下降阶段,这一次整个过程漫长而痛苦。1910年10月后市场开始了四年多的窄幅震荡。
图13.1b 道琼斯工业指数日收市价(1912年1月2日至1913年12月31日)
图13.1b 道琼斯工业指数日收市价(1912年1月2日至1913年12月31日)1912年和1913年,市场延续了从1910年8月以来的窄幅震荡行情,道琼斯指数以85为中枢,交替在75~85的下半边和85~95的上半边徘徊。利弗莫尔33、4岁,漫长而痛苦的下降阶段仍然看不到尽头。
图13.1c 道琼斯工业指数日收市价(1914年1月2日至1915年12月31日)
图13.1c 道琼斯工业指数日收市价(1914年1月2日至1915年12月31日)1914年上半年行情极为平淡。从1914年7月31日到1914年12月中,纽约股票交易所关闭。从1910年到1914年,利弗莫尔“受穷5年”,这是一段相当难熬的漫长岁月。1914年,利弗莫尔36岁,为摆脱一二位苛刻倩权人的纠缠、也为自己轻装上阵而宣告破产。这便是前文曾经说过的大教训。1915年终于迎来了像样的牛市行情,当年最大涨幅接近50%,37岁的利弗莫尔机会终于来了。不过,正因为上述大教训,利弗莫尔这次入市特别谨慎。这是他的第四次上升阶段,当年底其账户余额达到14万5千美元。

市场上没有一分钱可挣。正如比利·亨利奎兹(Billy Henriquez)有一次说的,“这种市道连臭鼬放屁都弄不出味儿。”

在我看来,我好像开罪了命运之神,再也不受眷顾。或许天意正是要对我进行一番惩戒,然而我实际上从来没有狂妄自大到这样的程度,当得这样的报应。

在处于亏损状态的交易者常犯的罪过中,我没有触犯过其中任何一项,因此不该这样来赎罪。我没有触犯过典型的肥羊行为。

我曾做的,或者换一种说法,曾经回避不做的,实际上值得表扬而不是受责罚——在华尔街以外的地方。在华尔街,那却是荒唐的、代价巨大的。

这件事最糟糕的地方也就在于,一旦进入报价机的领地后,你就不得不让自己少受一点人类情感的影响。

我离开了威廉森记,试了试其他经纪行的营业厅。在其中每一家我都是赔钱的。这是我应得的报应,因为我所做的乃是强市场所难,强迫它给予我它本无义务给予我的——也就是说,挣钱的机会。

在向各家申请信用额度的时候我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因为那些了解我的人对我抱有信心。我告诉你,当我最终停止采用信用额度交易的时候,累计负债远超过100万美元,由此你可以大概想象出他们对我有多么强的信心。

问题不在于我是不是丧失了把握市场的能力,而是在这4个令人沮丧的年头里挣钱的机会简直不存在。我为了生活依然拼命工作,力图积攒一笔本金,然而,到头来反而是负债越积越重。

等到我因为不愿意欠朋友们更多债务而主动停止交易之后,我转而通过帮助他人管理账户来糊口,他们相信我了解这个行当,即使在平淡市道中也能击败市场。我从利润中提成一定百分比作为自己服务的报酬——要是有任何利润的话。这就是我当时的活法。嗨,我说的是,靠这样支撑下来。

当然,我并不总是亏损,但是从来没有挣够钱实质性地减少欠下的债务。最终,随着情形越来越糟糕,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心灰意冷的阶段开始了。

诸事不顺遂。我没有四处哀诉自己从百万家财和拥有游艇的奢华生活坠落到负债累累和清苦生活的不幸遭遇。我对当时的境况并不感到享受,但也没有自哀自怜。我并不打算坐等时来运转,认命地期待老天爷大发慈悲结束我的苦恼。

于是,我认真研究自己的问题。显然,我唯一的出路还是挣钱。而要挣钱,就意味着必须交易成功。我曾经成功地交易过,我必须再一次做到。过去不止一次,我曾经把微不足道的本金滚动壮大成百十万巨额财富。迟早市场会给我机会的。

我让自己明白无误,无论什么地方有错,都是自己错,不是市场错。千错万错,市场不错。

那么,现在我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呢?我本着自己历年在各个成长阶段研究自身交易问题的一贯态度,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我平静地认真思索,得出的结论是,主要问题出在忧心我欠下的债务。我在精神上从来没有从负债的不安中真正得到过解脱。

我必须向你解释,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总是意识到自己负债。任何一位生意人在其常规的业务过程中总会有负债的时候。我的绝大部分负债实际上就是生意债务,是由于不利的商业环境造成的,举例来说,这并不比一位商人在遭遇不寻常的长期反季节性气候的情况下落下的负债更痛苦。

当然,随着时间推移迟迟不能清偿债务,我达观的感觉开始减少。让我来解释:我欠下的债务超过100万美元——全都是股票市场的亏损,记得吧。

绝大部分债权人非常通情达理,并不打搅我。但是确实也有两位不停地折磨我。他们随时跟在我左右。每当我赢利时,他们两个总是在场,查个一清二楚,而且一定要把他们的账当场结清。其中一位,我欠他800美元,威胁要起诉我、查封我的家具,诸如此类。我想不通为什么他认为我隐瞒资产,除了我看上去并不像舞台上即将死于赤贫的流浪汉以外。

随着我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我认识到,这不属于如何阅读行情纸带的情况,而是关系到如何观察、控制我自己。

我相当冷静地得出结论,只要我处在担忧不安的心理状态,就绝不能够完成任何有益的事务;而同样显然的是,只要我欠债,就不可能不担忧。

我的意思是,只要哪一位债权人有权随意骚扰,或者坚持在我积攒像样的本金之前结清债务从而妨碍我东山再起的进程,便于事无补。

这一点显然是实情,于是我下定决心,“必须申请破产保护。”还能做什么才能解脱我的精神负担呢?

这主意听起来既容易又合理,不是吗?可是我对你说,真要做出手可不只是一时难过的问题。我讨厌这么做。我讨厌把自己置于这样容易被人误解或误判的境地。我自己从来没有对金钱过分在意。我甚至从来没有多想过是不是值得为了金钱而撒谎。然而,我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想法。

当然,我还知道,如果我能够重新站起来,一定会把每个人的账都还清,因此我的义务还是有效的。不过,除非我能够按照过去的方式交易,否则永远都无力偿还这百万美元的债务。

我鼓起勇气,去见我的债权人。这件事对我来说实在极难以启齿,因为债权人绝大多数都是我的私人朋友或者老熟人。

我相当坦诚地向他们解释了自己目前的处境。我说:“并非因为不愿意偿付诸位的债务才出此下策,而是既为了诸位也为了我自己,我必须把自己置于能够挣钱的位置上。我对这个解决方案思前想后,前后已经超过2年了,但是我一直没有勇气站出来,坦诚地向大家交代。如果我能够得到这样的条件,那对我们所有人都有无穷的益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如果我为这些债务受到骚扰或者忧心忡忡,肯定没法找回我过去的本色。我现在决定要做的其实早在一年之前就该做了。除了刚才交代的理由之外,我没有其他要说的。”

第一位说话的人实际上各方面都代表了其他债权人的心声。他代表他的公司发言。

“利文斯顿,”他说,“我们理解。我们完全理解你的立场。我要告诉你我们的打算:我们会给你一个解脱。让你的律师按照你的心意准备一份随便什么形式的文件,我们都会签署。”

实际上所有的大债权人都是这个意思。这也代表了华尔街务实的一面。并不只是随随便便地出于好心肠或者为了讲求公平交易的精神。这也是极为明智的决定,因为很显然这是笔好买卖。我既感激他们的良好用心,也感谢他们的商业气度。

那些愿意豁免我的债务的债权人加在一起超过了100万美元。但是还有两位小债权人,不愿意签署豁免。其中之一就是那位800美元的人,我曾经讲过。我还欠一家经纪公司6000美元,该公司已经破产了,接管的人对我一无所知,早晚纠缠不休。

虽然情势所迫他们表示愿意追随最大的债权人立下的榜样,但我不认为法庭真的会让他们豁免债务。不管怎么说,我的破产清单上债务累计只有10万美元左右,不过,我说过,我欠的债务总共远超过100万。

当我从报纸上读到有关报道的时候,心里极不是滋味。以前,我总是百分之百地清偿自己的债务,而这次新体验对我再屈辱不过。我知道,只要我活着,总有一天会清偿每一位债权人,然而读过这份报道的人们到时候却不一定知道。

自从在报纸上读到报道后,我出门都感到耻辱。直到现在,这种感觉才能渐渐平复。当我得知自己不必再受那些人的烦扰时——他们不懂得你必须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生意中去,如果你希望在股票投机中成功的话——对我来说,那极大的解脱感甚至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不受债务的困扰,我的身心现在解放了,可以全部投入到交易中,因此为我增添了几分交易成功的希望,下一步便是找到新的一笔本金。

从1914年7月31日到1914年12月中,纽约股票交易所关闭,华尔街一片荒芜(图13.1c)。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无论什么样的生意都做不成。我欠我所有朋友的债。不能仅仅因为他们曾经对我如此友善和宽容,再向他们伸手求援,我知道这种时候没有人的处境允许他为别人帮太多忙。

找到一笔合适的本金,是一项极为困难的任务,因为交易所已经关闭,我没法要求任何经纪商给我帮忙。我也到几个地方试了试,毫无用处。

最后,我去见丹·威廉森。这是在1915年2月(图13.1c)我告诉他,我已经摆脱了负债的精神负担,做好准备可以像往常那样交易了。你还记得,当初他叫我回纽约的时候,曾经向我提出无需和他打招呼就可以动用2.5万美元。现在我需要它。他说,“如果你看准了有什么合适的,打算买进500股的话,那就动手吧,没问题。”我谢了他,告辞了。

图13.1c 道琼斯工业指数日收市价(1914年1月2日至1915年12月31日)
图13.1c 道琼斯工业指数日收市价(1914年1月2日至1915年12月31日)1914年上半年行情极为平淡。从1914年7月31日到1914年12月中,纽约股票交易所关闭。从1910年到1914年,利弗莫尔“受穷5年”,这是一段相当难熬的漫长岁月。1914年,利弗莫尔36岁,为摆脱一二位苛刻倩权人的纠缠、也为自己轻装上阵而宣告破产。这便是前文曾经说过的大教训。1915年终于迎来了像样的牛市行情,当年最大涨幅接近50%,37岁的利弗莫尔机会终于来了。不过,正因为上述大教训,利弗莫尔这次入市特别谨慎。这是他的第四次上升阶段,当年底其账户余额达到14万5千美元。

「 白云居丨https://baiyunju.cc 」

©禁止转载原文 欢迎分享网址 侵权必究:『白云居』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全文在线阅读丨14、行情惨淡债务缠身,苦熬五年东山再起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