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居蝗虫可以吃,聚集成群会变异有毒,不能食用!

图片丨7月10日,云南普洱,黄脊竹蝗在啃食植物
图片丨云南普洱,黄脊竹蝗在啃食植物
图片丨黄脊竹蝗在啃食植物,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图片丨黄脊竹蝗在啃食植物,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据有关黄脊竹蝗入侵云南最新消息,截至7月17日,黄脊竹蝗已侵入普洱、西双版纳、红河等地,受蝗虫影响面积已超过13万亩。云南省已调集植保无人机组对黄脊竹蝗进行阻截防控,未来几日或有扩散蔓延可能。我国防治黄脊竹蝗有丰富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云南蝗灾在可控范围内,不必惊慌囤积米面。

图片丨云南普洱,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防控黄脊竹蝗(新华社7月4日摄)
图片丨云南普洱,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防控黄脊竹蝗(新华社7月4日摄)

之前介绍过,中国境内分布的蝗虫主要有三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那么本次造成云南蝗灾的黄脊竹蝗是哪一种飞蝗?有哪些危害?能否食用?

黄脊竹蝗是飞蝗吗?有什么特征和危害?

黄脊竹蝗是中文学名,拉丁学名为Ceracris kiangsu Tsai,俗称竹蝗、蝗虫、蚌标、花鸡子,直翅目网翅蝗科竹蝗亚科雷蓖蝗属,俗称竹蝗、蝗虫。

黄脊竹蝗成虫以绿色、黄色为主,头短平,呈方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宽。触角丝状,复眼卵圆形,深黑色。后足腿节黄绿色,中部有排列整齐“人”字形的褐色沟纹;胫节蓝黑色,有刺两排。

竹蝗主要危害毛竹、刚竹、水竹等。虫灾发生时,会将竹叶全部吃光,导致竹子当年枯死,第二年毛竹林也很少出笋,竹林由此逐渐衰败。毛竹枯死后,竹腔内积水,纤维腐败,竹子也没有使用价值。因此,竹蝗对竹林的危害极大,另外它们还食用并危害玉米、水稻、甘蔗等农作物。

黄脊竹蝗不是飞蝗,也不是在中国广泛分布的东亚、亚洲、西藏飞蝗。飞蝗擅长远距离迁飞,体形稍大,繁殖力强;而黄脊竹蝗体形稍小,迁飞能力、繁殖能力相对较弱,只是分布在我国南方产竹区,主要以毛竹为食。

关于东亚飞蝗,详见《蝗虫和蚂蚱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https://baiyunju.cc/4125

黄脊竹蝗是中国竹区的主要害虫,被称为中国第二大森林害虫。每年生1代,以卵过冬,产卵于杂草丛生、土质松软适度、坐北向南的竹山山腰或山窝斜坡,于次年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孵化盛期,6月底孵化完毕。

今年云南灾区的蝗虫主要来于邻国老挝,又与当地种群双重叠加导致。近年来,老挝蝗灾频发,屡受蝗虫侵袭,中国也曾多次援助老挝防治蝗灾。因境外食料缺乏,因此竹蝗成虫羽化后不断迁飞进入云南,对当地竹林造成严重威胁。

为什么黄脊竹蝗散居时可以吃,聚集群居成为蝗灾时却不能吃?

黄脊竹蝗与其他蝗虫一样,散生的、人工养殖的,是可以食用的。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蝗虫(蚂蚱)是难得的美味,可以烧烤、油煎、油炸来食用。目前我国专业养殖的蝗虫,通常是东亚飞蝗。

图片丨东亚飞蝗
图片丨东亚飞蝗

需要注意的,无毒的蝗虫是异体蛋白,也可导致过敏体质者过敏并诱发疾病,应该谨慎食用或不食用。

散居、养殖竹蝗可以吃,为什么蝗灾中的竹蝗不能吃呢?

这是因为竹蝗等蝗虫聚集成超大种群成灾后,会激活群体防御机制,从而变异、“魔化”,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苯乙腈具有中等毒性,可使鸟类、家禽避而远之。人吸入后,也会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倦睡、上呼吸道刺激、神志丧失等症状,甚至引发死亡。

更神奇和恐怖的是,群居中的蝗虫受到威胁或攻击时,还会立即将中等毒性化合物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氢氰酸作为剧毒物质,曾被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德国用作杀人毒气。这时候的蝗虫有剧毒,显然更不能吃了。

图片丨群居飞蝗将苯乙腈作为嗅觉警告信号(Warning signal)对天敌大山雀产生强烈的排斥性。当群居飞蝗受到大山雀攻击时,苯乙腈(PAN)会转化为剧毒氢氰酸(HCN)。
图片丨群居飞蝗将苯乙腈作为嗅觉警告信号(Warning signal)对天敌大山雀产生强烈的排斥性。当群居飞蝗受到大山雀攻击时,苯乙腈(PAN)会转化为剧毒氢氰酸(HCN)。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康乐率领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研究团队,曾对群居飞蝗防御天敌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群居型飞蝗会大量释放挥发物性化合物苯乙腈(Phenylacetonitrile),而散居型却几乎不合成苯乙腈。研究还发现,食虫鸟大山雀,喜欢攻击和食用散居飞蝗,但不喜欢群居飞蝗。

群居蝗虫在没有受到威胁时,体内的苯乙腈不会转化为毒物氢氰酸,仅仅作为嗅觉信号警告捕食者。当捕食者执意食用时,蝗虫会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毒物氢氰酸。

图片丨散居、温和的蝗虫(左);群居、暴躁、有毒性的蝗虫(右)
图片丨散居、温和的蝗虫(左);群居、暴躁、有毒性的蝗虫(右)

另外,蝗虫群居(聚集到60只以上)变异后,它们的颜色和形态也会改变,外形更凶猛,颜色也会变成恐怖的黑色、黄色、红色或者其他鲜艳的颜色。同时,其性情也从独居时的温和、害羞、胆小,变为暴躁、具有进攻性、食欲大增。

图片丨A、B:群居型蝗虫幼虫、成虫;C、D:散居型蝗虫幼虫、成虫
图片丨A、B:群居型蝗虫幼虫、成虫;C、D:散居型蝗虫幼虫、成虫

在古代饥荒时,万不得已情况下,为了活命不得不食用蝗虫时,也只能捕捉尚未变色的来食用,而且不能多吃,以免中毒。

古书中关于蝗灾时吃蝗虫的记载:“(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今年入侵云南的黄脊竹蝗,已成为聚集成群的群居型,已有毒性,显然是不能吃的。不过在田野中的独居、散居蝗虫,以及人工养殖的蝗虫,过敏体质以外的人群是可以适量食用的。

『白云居丨baiyunju.cc』禁止转载丨原文链接:https://baiyunju.cc/5598

©禁止转载原文 欢迎分享网址 侵权必究:『白云居』 » 散居蝗虫可以吃,聚集成群会变异有毒,不能食用!

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