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是一种在中国农村,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昆虫,既是玩伴,也是美味佳肴。
我国常见的蚂蚱,或者说蝗虫,主要是中华角剑蝗、东亚飞蝗,样子如以下图片所示,都是很熟悉的外形。
中华角剑蝗,Acrida cinerea
长头蚂蚱,学名叫中华角剑蝗,Acrida cinerea,直翅目、剑角蝗科昆虫,又名中华蚱蜢、东亚蚱蜢。成虫30~81毫米,绿色或褐色。这种蝗虫多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一年1代,亚热带地区一年2代,产卵在沟边土中过冬,次年5月下旬-6月中旬孵化。喜栖于植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环境。
中华角剑蝗寄主植物较广泛,有农作物、禾本科杂草。这种蝗虫吃的比较杂,对农作物破坏力较小,不会形成蝗灾。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东亚飞蝗,发现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雌蝗体长39.5~51.2毫米,雄蝗体长33.0~41.5毫米,头短而方,绿色或黄绿色,昆虫纲,直翅目,蝗科。产卵过冬,一年两代,分为夏蝗、秋蝗。
这种蝗虫主要吃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粟、黍等农作物,也吃莎草科植物,这种蝗虫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
东亚飞蝗在中国分布最广,对农作物的危害也最严重。历史上,中国多达800多次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造成的, 全世界的蝗灾,也都是由不同的飞蝗导致的。 另外,这种蝗虫是可以吃的,人工养殖食用的蚂蚱主要是东亚飞蝗。
蝗虫与蚂蚱的区别
两个答案:
1,蝗虫与蚂蚱没有区别,蝗虫俗称蚂蚱,蝗虫=蚂蚱;
2,蝗虫与蚂蚱有区别,蚂蚱是蝗虫的一种。
实际上,蝗虫和蚂蚱,这两个名称都不是单指哪一种昆虫,而是某一类昆虫的称呼。
它们在生物学中的分类,以及在各国日常生活中的俗称都难以统一,具体所指的昆虫类别不明确、不清晰。因此,蝗虫和蚂蚱的范围区别,很难说清楚。大多时候,蚂蚱就是蝗虫的口语俗称。
如果一定要勉强来解释蚂蚱与蝗虫的区别,可以先看看蚂蚱在昆虫中的分类,它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蝗科。
蝗科,直翅目昆虫,蝗总科的一种,全世界有1万多种。所有的蝗科昆虫也经常被俗称蝗虫。因此,也可以说蚂蚱,是蝗虫的一种。
其实,蝗虫与蚂蚱也仅仅是对此类昆虫笼统的称呼,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精确区分。
蝗虫在中国的分布
在中国的蝗虫亚种主要有三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
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西藏飞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寒区的河谷和湖泊沿岸地带。
再谈谈混乱的蝗虫分类
如果继续向下阅读,深究蝗虫的分类,可能会让人更加混乱。
在蝗科的分类下,有超过1万余种蝗虫,很多外形特征区别并不大。与蝗虫外形十分相似的,还有螽斯(读音zhōng sī),就是俗称的蝈蝈、纺织娘,分类也有6800余种。
蝗虫与螽斯,有一个共同的俗称叫蚱蜢,又名草蜢。本来,蝗虫与螽斯各有成千上万种类,而因为它们外形相似,很多地方又将蝗虫、螽斯混合在一起称呼。例如,“把蝗虫称为蚱蜢,把螽斯称为草蜢”,或是“把蝗虫称为短角蚱蜢,把螽斯称为长角蚱蜢”,以及“把散居的蝗虫称为蚱蜢或草蜢,把群居的蝗虫才称为蝗虫或飞蝗”等等。这样以来,使得分类更加混乱了。
本来这些昆虫在生物学中的分类就不能统一,有些分类还互相穿插、变动,再加上各地的口语俗称也不同,而且,自然界中的生物也一直在变化,有消失的,也有新发现的。因此,可以这么说,细致、明确、统一的分类,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也没有必要。
总结一下
对于蝗虫与蚂蚱有什么区别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真要回答起来,却很难说清楚,因为这两个名称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由于生物学分类、各地俗称口语的难以统一,这些称为蝗虫或蚂蚱的昆虫,很难有一个精确、统一的标准分类。
©禁止转载原文 欢迎分享网址 侵权必究:『白云居』 » 蝗虫和蚂蚱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