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山大,还有很多大学都有学伴制度。推行学伴制度的管理者应该更多地为学生们的安全着想,不要为了自己政绩和仕途,无底线地牺牲学生们的利益,多为学生们的未来、健康考虑,避免不负责地引导和提供便利。实际上,虽然她们已经成为大学生,但她们并没有太多社会经验,也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有必要提醒所有的大学生们,特别是爱好“结交外国异性友人”的学伴们,比让你们知道“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是玩乐”更重要和紧迫的,是让你们明白要爱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因为,艾滋病患者,或许就在你身边,甚至很多人对自己已被感染毫无觉察,并在无意中传播给其他伙伴。
《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buddy)报名表》中,红色文字强调“承诺会保证同学的隐私”,但是,能承诺保证参与学伴项目的同学们远离艾滋吗?能保证她们的人身安全吗?
过去几年中,艾滋病感染人数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飙升,感染人数的年增长率在30%-50%之间,这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为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环境担忧。
艾滋病在大学生校园的传播情况,只是我国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艾滋病在国内的迅速蔓延,早已震惊了所有人。
在2018年的“第五届艾滋病学术会议”上,专家透露,仅2018年的第二季度,仅仅3个月,中国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40104例,其中性传播占93.1%。
截至2018年底,中国估计约有125万人感染艾滋病毒。 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万名,死亡26.2万人。 据估计,每年将发现8万例新感染病例。 据专家分析,大约3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尚未被发现,而那些尚未被发现的人仍在社会中传播。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社会委员会委员周蓬安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取消对艾滋病患者入境的限制。中国是在2010年4月27日,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取消了“患有艾滋病、性病外国人不许入境”的限制。当时,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解释说:取消对艾滋病或性传播疾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不会导致这些疾病在中国的高发和传播。
其二,大量非洲留学生涌入。
其三,同性恋性行为的传播。
去改变社会、校园的开放风气,个人或许无能为力,但可以管好自己,洁身自好,保护好自己。奉劝崇洋媚外、观念开放、生活随便、喜欢尝鲜的大学生们,生命只有一次,不要让艾滋病毁了自己。
中国大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年增长30%-50%,这个数据来于中国疾控中心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学者在《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HIV upsurge in China’s students(HIV病毒在中国学生群体中飙升)》,下面附原文谷歌翻译。
《HIV病毒在中国学生群体中飙升》
Guanqiao Li(清华大学医学院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博士后)
蒋岩(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参比实验室主任)
张林琦(清华大学医学院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30年前,中国发现了第一个艾滋病毒/艾滋病病例。从那时起,艾滋病毒已经从吸毒者和输血接受者传播到一般城市人口,主要是通过性途径。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数据,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激增。在过去几年中,新诊断的感染HIV的大学生人数年增长率在30%到50%不等。迫切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做法,以提高公众对这一趋势的认识,并促进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让艾滋病感染日益严重的一个因素可能是有限的大学前性教育。因为只有学习成绩在前三分之一的中国青年才有机会上大学,所以大学前教育的重点是学习成绩。
最近的调查显示,大约一半的大学生接受了性教育,内容通常很少,不包括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STDs)的预防措施,侧重保守的异性恋,这使得与同性恋和艾滋病毒感染相关的耻辱感持续存在。
在中国,对待随意性行为的态度也更加开放。大约60%到80%的大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并且有多个性伴侣。加上缺乏性教育,传播艾滋病毒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
相关的文化耻辱还鼓励艾滋病病毒阳性和性病阳性的患者隐瞒其身份,在人群中创造隐形疾病传播者。
另一个因素是社交媒体,它可以增加对性内容的接触,并促进对各种潜在性伙伴的便捷联系。中国最大的同性恋社交网络应用程序(Blued)的中国用户中约有50%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
虽然中国政府宣布了2015年增加大学艾滋病医疗保健服务的政策,但目前的实施效果不佳。障碍包括教育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未能实施医疗预算,缺乏宣传艾滋病毒,以及学生缺乏预防和治疗的自我激励。
那么前进的方向是什么?教育和医疗保健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为校园内的学生制定艾滋病预防和护理政策。学院管理者必须营造一个开放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教育和意识环境,并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提供咨询和测试。学生组织可以与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合作,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传播有关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基本信息。
例如,清华大学红十字会设计了一款创新且受欢迎的游戏,让学生在了解疾病的同时解决与艾滋病相关的话题。教育活动应利用学生经常访问的互联网,手机和社交媒体。
大学也可以提供一种易于获取的感染检测方法。在2018年,中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40多所大学的自动售货机提供匿名的艾滋病毒尿检测服务。这不仅可以提供艾滋病毒/艾滋病检测,还可以提高认识并提高学生艾滋病毒保护的动力。这种试点方法当然可以扩大到国家层面。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也应该考虑在其他地方取得成功的积极回应。例如,在美国,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诊所有一些计划,通过这些计划为感染风险较高的人或要求进行HIV检测的人提供暴露前预防。
预计用于预防艾滋病毒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特鲁瓦达将在未来一两年内上市。大学生应该可以获得这些药物。大学生也应该能够获得男性包皮环切的创新,使手术更安全,更快捷,更具成本效益。
中国可以采取许多行动来解决大学生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上升问题。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表现出更强大,更快速的行动意愿。
©禁止转载原文 欢迎分享网址 侵权必究:『白云居』 » 中国大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年增长率30%-50%!